廣東開放型經濟水平持續提升 自貿區創新成果批量誕生_金羊網新聞

2023-04-24 17:12:00

去年進出口總值佔全國四分之一,三大自貿片區創新成果批量誕生,“一帶一路”建設參與度全國領先

高水平開放始終是廣東發展的最大優勢,30多年來站在改革開放前沿陣地的廣東,一直在探索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建立。

過去幾年,廣東著力構建對外開放新格局,對外經貿結構優化,在全球低迷環境下繼續支撐全國,自貿區建設陸續取得一批改革創新成果,以東南亞、南亞和南太為重點方向,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瞄準歐美發達國家引資引智引技,深化粵港澳合作,開放型經濟水平持續提升。

改革開放初期,以“三來一補”為代表的傳統貿易模式一度助推廣東經濟騰飛,成就廣東外經貿大省和“世界工廠”的地位。如今,廣東省對外經貿不僅在總量上繼續支撐全國,結構和模式也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從2016年數據來看,廣東外貿表現好于全國,全年實現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6.,佔全國份額超1/4,其中出口份額佔全國比例超28%,提升0.2個百分點。

2016年,廣東一般貿易佔比達到43.4%,首次超過加工貿易,高出5個百分點。而且即便是加工貿易,純來料加工的比例不到30%,超過70%擁有自主產權和自主品牌。廣東省商務廳廳長鄭建榮說,近年來廣東外貿結構持續優化。“過往主要是來料加工,廣東的加工貿易佔貿易總額比例一度達到70%。”

與此同時,外貿新型業態發展迅猛,跨境電商成為貿易的新增長點。2016年廣東跨境電子商務進出口228億元,增長53.8%,規模居全國首位。粵東西北外貿實現逆勢增長,廣東外貿開放型布局更趨合理。2016年,粵東、粵西和粵北外貿共進出口2979.4億元,增長0.7%,佔比提升0.1個百分點,其中汕尾、雲浮均實現7.3%的增長。

“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是廣東自貿試驗區的定位。事實上,自2015年4月21日掛牌以來,廣東自貿區銳意進取,在制度創新、金融開放、高端產業聚集等方面均取得了明顯進展。

廣東省商務廳數據顯示,2016年,廣東自貿區共有39個改革創新經驗成熟,在全省推行,其中多個改革經驗在全國推廣。在吸引外資方面,三大自貿片區也取得佳績。2016年,南沙、前海、橫琴三個自貿片區共吸引外資項目3488個,吸收合同外資488.9億美元。據統計,目前,廣東自貿區吸引的合同外資佔全省的40%以上,實際利用外資已佔全省的20%以上。

中山大學自貿區綜合研究院最新發布的一份研究成果顯示,廣東自貿區三大片區勢頭迅猛。上海、前海蛇口、南沙3大片區總發展指數排名前三,全國自貿區呈現內部發展差異縮小,外溢效應明顯的特征。其中,前海蛇口自貿片區在政府職能轉變、投資便利化、法治化建設3個一級指標上均排名全國自貿區第一。

在北京大學深圳研究院海上絲路研究院執行院長何帆看來,目前,廣東自貿區116平方公里區域,已經形成全省對外開放的新高地。

廣東始終將“一帶一路”倡議作為構建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重要抓手。2015年6月,廣東在全國率先發布《廣東省參與建設“一帶一路”的實施方案》,成為全國首個與國家“一帶一路”戰略規劃餃接並印發實施方案的省份。

來自廣東商務和發改部門的數據顯示,2014年,廣東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實際投資為17.2億美元。而到了2016年,廣東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實際投資超過40億美元,同比增長65.3%。同時,近年來歐美等許多發達國家對廣東的投資勢頭強勁,投資額快速增長,思科(廣州)智慧城、富士康10.5代顯示器全生態產業園、隻果深圳研發中心等一批世界500強大項目相繼落地生根。

來自廣東省國稅局的數據則顯示,廣東企業“走出去”呈現空前活躍的狀態。截至目前,廣東共有“走出去”企業1457戶,2014年以來新增“走出去”企業648戶,其中45%選擇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行投資。近年來,廣東民營企業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整體呈增長趨勢,成為投資主力。

國家信息中心《“一帶一路”大數據報告(2016)》顯示,在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省市參與度方面,廣東居全國第一,得分遙遙領先。

開放型經濟水平持續提升的廣東,如何在深刻變化的國內外大背景下“更上一層樓”?在多位國家級智庫專家看來,廣東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基礎較好,未來仍大有空間,在現代服務業開放、粵港澳服務貿易一體化、體制機制創新等方面,有望再度擔負起如改革開放之初那樣引領全國的先行試水作用。

在北京師範大學新興市場研究院院長胡必亮看來,廣東在兩大方面有較好基礎和機會,一是高端制造業如何更好地與德、日、美等先進國家學習互動,二是與高端制造業配套的現代服務業的進一步開放。

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很重要的一點是現代服務業的開放,同時包括與貿易相關的非關稅壁壘的開放,等等。何帆認為,這方面廣東擁有粵港澳合作優勢,通過實行國際通行的自由貿易政策和更加開放的體制機制,有望實現“三地”之間服務和與服務有關的人員、資本、貨物、信息等要素更加自由的流動,“粵港澳合作已經有服務業開放的基礎,有條件繼續先行先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