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吃垃圾食品小心腸病"終身不愈" 有這些癥狀要小心_金羊網新聞

2023-04-24 17:12:00

肚子痛、拉肚子,這樣的癥狀,你能想到什麼病?腸胃炎?不,它可能是“終身不愈”的炎癥性腸病。炎癥性腸病包括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病。專家稱,此病非常討厭、恐怖,因為這是一種終身不愈、可致殘甚至要命的病。5月19日是世界炎癥性腸病日,胃腸科專家指出,炎癥性腸病患者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好轉急劇增加,相比十多年前,發病率已經增加了幾十甚至一百倍以上,其中三成多始發于兒童以及少年。雖然此病是多因素導致的,病因不明,但是,過多攝入高蛋白、高脂肪和高糖等垃圾食品是他們得病的一個重要誘因。

“以前此病被稱為西方病,中國人是很少得的。十多年前發病率不到十萬分之一,可是現在不一樣了,發病率增加了幾十到一百倍以上。”19日,南方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李明松教授告訴新快報記者,十年前,南方醫院一年住院的炎癥性腸病(包括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病)患者只有十幾個,可是現在一年的住院病人漲到三百至五百人,生活條件好的東南沿海地區患者居多,廣州在全國算是比較高發地區之一,發病率大概十萬分之十左右。

“之前因為沒有意識到這個病的嚴重性,患者會拖得很久了才來就診。同時,很多醫生也沒經驗,導致誤診誤治。”李明松教授說,炎癥性腸病的治療,關鍵是要早期發現、早明確診斷、早期合理治療。炎癥性腸病最常見的癥狀是長期肚子痛、拉肚子,有時一天拉十幾次甚至幾十次。炎癥性腸病患者不僅拉稀水便,有時候便中有黏液及膿血,甚至完全是膿血便。有的人拉一兩天就來看醫生,但有的人拉一兩個月甚至更久才來看,取決于每個人對自己疾病和健康的認識程度。如果拖得時間過長,疾病就會累及身體其他器官,導致胃腸道穿孔以及肛周膿腫和瘺管。該病有時以皮膚、關節以及肛周病變為首發或主要表現。

此病堪比癌癥的討厭之處還在于,即使診斷非常及時準確、治療合理有效,病情卻會反復發作,“經過有效的治療後,患者通常會在1-2個月由活動期進入緩解期,即使是進入緩解期,患者仍然需要用藥長期維持治療,維持治療的時間得用年來計算,一般是三年左右,如果三年還不復發,才可以考慮停藥。即使是有合理的維持治療,總的趨勢是病情仍然會復發,而且如果飲食等不注意,復發機會更高。”李明松說。

“最近十年來,我個人接診了炎癥性腸病患者5000多人次。兒童及青少年患者佔了半數以上。”李明松透露,其中部分患病兒童有經常吃垃圾食品的經歷。為什麼炎癥性腸病在兒童及青少年中越來越高發?李明松分析,除了身體的免疫因素和個人易感性外,主要還是與環境因素、飲食習慣等有關,因此,孩子不能光吃肉,要多吃蔬菜水果,清淡飲食和營養均衡很重要。

他提醒說,家長應當盡量別讓孩子吃垃圾食品。李明松曾經接診過一名16歲的患病少年,身高有170厘米,卻非常消瘦,別的同齡人都有六七十公斤,此少年卻只有50多斤,詢問之下,得知少年從幾歲開始就經常吃快餐類垃圾食品,幾乎每周都要吃,還愛喝可樂。“油炸食品高能量,還含有色素及其他多種刺激性的添加劑,可樂也符合垃圾食品三要素:高糖、色素、咖啡因……”令李明松教授焦心的是,之前患病的兒童及青少年少見,但現在十幾二十多歲的青少年兒童多見,佔了門診半數以上。他坦言,孩子患病,會導致發育遲緩,學習受影響,進而影響他們的人生。

李明松教授說,除了高糖、高熱量的垃圾食品,有些患者生活不規律,還愛長期吃火鍋、辛辣食品,也會誘發或加重此病。同時,炎癥性腸病患病處于活動期時,由于腸道黏膜屏障被破壞,腸道的保護作用減弱甚至消失,導致更容易對食物等處于高敏狀態。因此,有的病人疾病經過治療後緩解,但一吃垃圾食品,或生魚片、牛奶、火鍋等,立馬復發。“為什麼現在這個病那麼多?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與我們飲食結構發生了改變有關系。中國人以前的飲食以大米、蔬菜、水果為主,這個病非常少見,近年來生活改善以後,多吃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炎癥性腸病也隨之高發。因此,某種意義上來說炎癥性腸病是吃出來的病。”

李明松提醒說,市民如果長期、高頻率、持續地拉肚子、肚子痛,就要高度懷疑此病,盡快來看醫生治療。由于此病初期看似病癥簡單,實際診斷及治療非常復雜,所以首先作腸鏡等初步檢查,有需要的要進一步做系統性檢查。

由于炎癥性腸病病因不確切,需要綜合治療。除了飲食、生活習慣以外,目前有幾種重要的藥物可以緩解病情。其中一種藥是類克,效果最好、副作用最少,但也只對六成的人有效,有效的人里面也可能開始有效,後面效果逐漸變差甚至無效。同時,這個進口藥目前很貴,一支要5000多元,按體重計算用藥,成人一般一次用三支左右,一個療程六次,再加上其他的住院費用等,治療一個療程要花十萬左右。很多家庭會因為有成員患上此病而赤貧。

李明松遺憾地說,目前生物類藥品,中國只有類克一種,但歐洲及美國有十幾種類似的生物類藥物上市,很多沒有進入中國,或進入了仍在做臨床實驗。當然,除了生物類藥物,患者還有其他幾種藥可以選擇。

李明松說,從他十年來治療的5000多例患者來看,大多數人可通過正規的藥物治療控制癥狀,但少數人病情較重,可能需要手術治療,且患病超過10年後患腸癌風險增高。不過,如果生活方式不健康,病情就難以控制。因此,李明松提醒說,市民改進飲食及生活習慣尤為重要,合理安排每日飲食及作息,以清淡、均衡、易消化的食物為主,適量吃新鮮水果、蔬菜等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及粗縴維的食物,少吃高脂肪高蛋白性食物,更要少吃垃圾食品。

李明松還建議政府要重視此病,投入經費開展相關研究,重要的藥物要采取措施談判采購,不能讓廠家賣得太貴了。另外,國家要加強生物類藥物以及仿制藥的研發力度,並將此病納入大病醫保,讓所有炎癥性腸病患者都治得起,好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