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刚过,许多家长带着孩子踏青扫墓,祭奠先人。每一年,似乎只有在清明、春节等时间节点,孩子才有机会通过扫墓、祭拜等活动接触死亡这个话题。平日里,中国家庭对于死亡显得比较忌讳,父母总是避免谈论它,甚至为它加上一层恐怖和迷信的色彩;学校里虽然经常开展安全知识教育,却难见对生与死的讨论。
生老病死,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正常生理过程。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应该怎样认识生死?怎样面对亲人的死亡?专家建议:父母不要忌讳谈论死亡,因为孩子只有正确认识了死亡,才能更好地活着。
新学期开学时,几乎每所学校都会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告知学生如何防范危及人身安全的情况。本学期初始,记者走访广州市部分学校发现,校园中对生命安全非常重视,同学们也都认识到生命脆弱,应当珍惜。但记者鲜少见到有学校开设课程,教授学生如何面对死亡。在对死亡的教育方面,许多学校还是一片空白。
家庭里,很多父母更是避免谈论死亡。在一些迷信的家庭,甚至说“死”字都成了忌讳。面对亲朋好友的离世,不仅是孩子,就连大人也缺乏对死亡的正确理解——或是不懂得宣泄悲伤情绪,或是沉浸在悲痛中难以自拔。
杨杨从小到大几乎没有直面过亲人的离世。曾祖父、曾祖母去世时,她都在外地上学,得知消息后,母亲没有让她回家参加葬礼,避免让她面对已逝的亲人。至今,她从未直观地“看见”过死亡。
杨杨说,在她的人生里,死亡是缺乏实感的未知存在,正因为从未面对,所以她不知道如何去面对。“我家的狗曾经生过一次大病,差一点就不行了,当时我情绪非常崩溃,连我父母都看不下去了。他们觉得,狗的病危已经让我如此崩溃,以后遇到亲人离世,怎么办?”
后来,杨杨的爷爷被查出早期肺癌,她坦言自己觉得天都塌下来了。“一听到‘癌症’两个字我就害怕,害怕爷爷会被癌症带走。”所幸爷爷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也缓解了杨杨的崩溃情绪。
在死亡面前,许多成人和孩子一样,恐惧、无知、手足无措。思思不同于杨杨,在她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好几个亲人的离开。相对思思,她的母亲却似乎没有从这些经历中获得对死亡的坦然。
“我在外地上学,大一的时候爷爷因病去世了,爷爷弥留之时,妈妈给我打了个电话,哭得话都说不清楚,显得非常慌乱。那一刻,我和她一样难过,但我不明白她为何那样恐慌。”思思说,她现在已经能坦然接受这些亲人已离开的事实,但是一想到日后父母也会离她而去,仍会感到强烈的不安和恐惧。
自古以来死亡就是一个具有争议的话题,哲学家尼采曾提出“向死而生”的死亡观,即人生下来就是怀着死亡的焦虑。从生物学的意义上讲,死亡是机体丧失生命体征的现象。随之产生的是关于个人的情感、思维等感性层面内容的消失。死亡的未知来自于它的不可体验性,而人们对于未知事物的恐惧则是一种天性。
心理学家、亲子教育专家于东辉表示,惧怕死亡是正常的情绪,但怎样认识死亡则与个人对其的理解有关。“在我们国家,墓地是非常肃穆、庄重的地方,而且往往远离城区,远离人烟;而在一些西方国家,却常常可以看到墓地就在路边的小公园里,或者在居民区里开辟的一块土地上。中国人对死太忌讳了,在对它的天然恐惧之外人为增加了很多负面和恐怖的色彩。”加之学校和家庭缺乏死亡教育,整个社会对于死亡都处在恐慌和无知的氛围中。“很多大人都无法正确地认识死亡,更不要说小孩子了。”
他指出,人是情感动物,对于逝去的亲人抱有悲伤情绪是正常的。但从慰藉生者的角度来讲,人们更应当以正面的心态去看待死亡。“当有亲人逝去,我们不要惧怕告诉孩子死亡的真实面目,应当让他们知道,死亡是人生必经的过程,是人生的最后一站,虽然亲人的肉体会消失,但关怀和爱会永存。”
于东辉建议,家长不要忌讳谈论死亡,引导孩子以正确和积极的心态看待死亡,这对于他们人生观的建立是有益处的,也能够帮助他们在面对亲人离开时调节好自己的心态及情绪。“人要学会告别和放手,很多人在亲人病危的最后时刻,不顾及亲人的体面和尊严,强行要求医生对他们使用延续生命的药物和措施,这是一种对生命的错误认识。当我们站在病危亲人的角度,就可以想到,在这种极端痛苦的时刻,他们或许更愿意体面、平静地离开世界,而不是毫无质量地活着。”
但是,关于孩子是否应当直面亲人的死亡,他认为是有条件的。如果父母平日里注重对孩子在死亡观念上的教育和引导,就可以带着孩子去见亲人最后一面,与他们好好告别;但倘若父母自己对死亡的观念有偏颇,且从未就死亡话题与孩子讨论过,此时让孩子见证一个生命的逝去,可能会让他们产生恐惧情绪,不利于长远的心理健康发育。“面对死亡,连大人都需要足够的心理准备,更不要说孩子了。如果孩子对死亡有正确的认识,知道这是正常的生理过程,知道亲人虽离开,但他们之间的感情仍在,有了这种认知基础,孩子就可以亲自去跟亲人告别。”
虽然目前学校和家庭中死亡教育较为缺乏,但广州已有一些社区开始了普及生命教育的进程。清明节前,天河区兴华街家综服务中心就开展了一次生命教育活动,让居民通过分享生与死的故事,感受生命的可贵,学会珍惜亲情。在荔湾区多宝街家综服务中心,社工们则从去年开始为社区内的多所小学设计生命教育课程,通过“人和自己、人与他人、人与生命、人与自然”四个维度,让孩子在正确理解死亡的基础上,学会欣赏自己,重新认识自己与自然、家人、朋友的关系。
记者了解到,“生命教育”这一概念起始于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当时社会中的吸毒、自杀、他杀、性危机等危害生命的现象层出不穷,尤其是青少年的自杀率不断上升。彼时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首次提出了生命教育,希望通过生命教育唤起人们对生命的热爱,消解生命的威胁。最初,生命教育的目的在于预防未成年人自杀,但随着概念的发展,生命教育被赋予更多的含义,“成长”和“发展”也被纳入其中。
于东辉认为,生命教育的核心在于“好好活着”。而好好活着的前提,是正确地理解生与死。“我们告诉小孩珍惜生命固然没错,但是面对生命终止的时候,更应该好好活着。无论这即将终止的生命是自己的还是亲朋好友的,都能做到不惧怕死亡,每一天都活得精彩。做到这样,才能说我们对孩子的生命教育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