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5月19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潘园园 通讯员 魏然)18日,,转办第24批件291件,累计已达3444件。目前,已办结2154件,完成率62.5%;已立案处罚933家,责令整改2983起,累计罚款3491万元,立案侦查39起,行政拘留14人,刑事拘留7人,约谈680人,追责367人。
小污染不放过,“老大难”更要抓。针对畜禽养殖污染、石板材污染、内河黑臭水体等污染顽疾,,主动把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作为对最广大人民群众负责的具体行动,下狠心、下狠劲,以最坚决的态度、最严格的制度、最有力的措施,全面自查、认真整改,一批破坏生态环境、影响恶劣的“疑难杂症”得到有效解决,并逐步建立起长效机制,防止死灰复燃,得到百姓点赞。
臭气扰民,污水横流,畜禽养殖污染一直是污染治理的“老大难”,也是百姓投诉的热点。据统计,,涉及畜禽养殖污染的举报件就占了16%。
,各地纷纷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如,南平市全面开展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整治行动,从“拆、转、治、清、管、查”六个方面综合发力,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4月30日,全市拆除生猪养殖场11454家,拆除面积734.78万平方米,削减生猪401.7万头,众多昔日养猪村变成无猪村。监测显示,延平辖区小流域水质明显改善,境内20条水质污染的小流域中已有16条消除劣Ⅴ类水质。
省农业厅表示,为确保“十三五”末全省生猪年出栏总量控制在2000万头以内,我省将通过制定实施省、市、县畜牧业发展规划,优化调整畜牧业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拆除违法养猪场等措施,逐步调减生猪养殖数量,推进源头减排。同时,大力推广能源生态型、能源环保型、微生物异位发酵床等生态养殖模式,强化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服务,促进畜禽粪便变废为宝、循环利用。
“十几年来,我们养猪是赚了点钱,但村里的环境也遭到严重污染。致富不是只有养猪一条路,趁这个机会正好换个更好的事情做。”南平市延平区炉下镇樟岚村养殖户林顺兴说,他准备把拆除的养猪场建成文化与农业休闲观光一体化的场所。
“现在不养猪了,改养鱼。”在建宁县,养殖户邱揭文把猪圈所在地改造成鱼塘。建宁县客坊乡里源村则把两个需拆除的猪圈列入美丽乡村建设范围,准备改造成花圃。群众纷纷点赞:“猪圈变花圃,臭味变花香,真的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