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糜是潮汕對粥的稱呼,潮州粥用猛火,水一次加足,煮至米粒剛要爆腰就算熟了。這時候整鍋粥讓余熱糜化,米粒下沉,上面浮著一層如膠脂的粥漿,這就是潮州糜(粥)。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腫瘤中心副主任醫師李穗暉介紹,白糜容易消化吸收,特別適合脾胃虛弱或年老體弱者,但是吃的時候也有講究,否則就會掉進健康陷阱里了。
白糜在熬制過程中,米粒中的部分澱粉溶解到水中,形成米漿,因此對于糖尿病病人而言,常食白糜容易導致血糖波動幅度較大。
如何破︰針對糖尿病病人而言,食用加入五谷雜糧等熬制的粥或飯更為適合,仍然要注意控制澱粉攝入的總量。
可別總是趁熱喝
寒冷的冬季,一窩熱騰騰的潮汕砂鍋粥、白糜端上桌,大家都在那里說︰趁熱吃,但不知趁熱吃也有講究,溫度不能過高,口咽、食管上皮能耐受的最高溫度為50℃-60℃,高于此溫度則會造成黏膜上皮的損傷,如進食滾燙食物後,口腔、舌部有異常感覺的時候常常告訴我們,黏膜受損,食管黏膜也會受傷,長期慢性損傷,食管癌、口咽部腫瘤發生率明顯上升。
喝白糜時通常會搭配咸雜,看似清淡,實則不然,咸雜中鹽分含量超高,容易導致鹽分攝入過多。如咸魚的鹽含量高達13.5克/100克,而咸腌菜中鹽的含量則在15-20克/100克。對于鹽攝入量,WHO建議︰一般人群每日食鹽量為6-8克,我國居民膳食指南提倡每人每日食鹽量應少于6克。
咸雜在腌制發酵過程就是利用某些特定細菌,為食物帶來獨特的營養與風味。若一旦鹽度不夠,或加工過程中有所污染,一些有害細菌就會大量增殖,容易導致食物的變質、衰敗,但由于此類食物都是“重口味”,變質與衰敗不易覺察,甚至是作為“特殊風味”而被接受,因此容易攝入較高含量有害細菌。吃腌制的蝦蟹、貝殼還容易被寄生蟲等污染。
如何破︰所有的咸雜如果要進食最好經充分烹調後進食,如發現放置咸雜容器周圍出現發霉、霉變情況、浸泡咸雜液體有異常、出現異常的味道、氣味時不要進食。如在進食過程中發現食物腐敗、霉變等情況,將食物吐出並仔細漱口,清潔口腔,減少毒素攝入。
如何破︰仍然是盡量減少腌制食品攝入,如需要腌制食用可即做即食,制作到食用時間盡量短,如長時間腌制則需要超過21天。這是因為腌制4小時後亞硝酸鹽開始明顯增加,14-20天達高峰,此後逐漸下降,腌制3周後亞硝酸鹽含量是明顯下降,因此相對安全,但仍不能攝入過多。此外,亞硝酸鹽類易溶于水,可在進食前充分浸泡和清洗,也可減少亞硝酸鹽類攝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