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老年人有腳踝或下肢水腫的現象,尤其是久坐後,兩腿脹得難受,用手按壓小腿,一按一個坑,且不容易恢復。這是為什麼呢?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血管外科主任醫師林少芒介紹,中老年人腳出現水腫,主要與三種情況有關:一,隨著年齡增大,身體髒器功能開始逐漸衰退,血液循環也逐漸出現不暢,如果再並發有心髒功能減退、下肢靜脈栓塞、靜脈血回流受阻等問題時,就可能會出現腳部水腫;二,營養性腳腫,原因是老人進食少,且消化功能減弱;三是全身性疾病引發的腳腫,像患有心髒病、心功能減退以及腎髒疾病的老年人,多有腳腫的現象。
由于引起下肢水腫的原因很多,老年人不用太過著急,首先要搞清楚病因。林少芒建議,一定要先到醫院去做檢查,排除較嚴重的問題,力求找到病因。比如是否是肝腎功能或者心髒功能衰退引起的水腫,因為腳部水腫可能是這些髒器出現衰竭前的一些信號。如果老年人僅僅是單只腳水腫,基本可以判斷與肝、腎疾病無關,由下肢靜脈回流不暢而引起的可能性更大。
臨床上發現,有些腳腫的老人,喜歡天天用熱水泡腳,認為“有活血通絡消腫”的功效。但林少芒表示,如果是靜脈血回流受阻或靜脈栓塞引起的水腫,則不建議泡腳或按摩,因為泡腳會擴張血管,加重腫脹。如果有靜脈阻塞,泡腳還會增加肺栓塞的風險。
談及防治,林少芒表示,要區分是病理性腳腫還是生理性腳腫。前者得治根,即治療原發疾病。如果是生理性的腳腫,應注意少攝入含鹽量高的食物,避免久坐。睡覺時可把下肢略微抬高,讓腿部充分放松,達到促進血液回流的目的。老年人不宜使用蹲廁,建議用坐廁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