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廉吏教子拾珍-辽阳新闻网-东北新闻网

2023-04-24 17:11:56

  中国古代有不少廉吏名臣教子珍闻,流传至今,现辑录几则,以飨读者。 令教:三国时代的政治家曹操十分重才.对儿子要求也很严,还特地颁布了一个《诸儿令》,意思是:儿子们在年幼的时候,我虽都喜爱,但长大了能成材的,才一定用他。我这不是说二话,我不但对臣没有偏心,就是对自己的儿子也不想有任何偏袒。 信教:东晋时陶渊明初次为官,曾任管理捕鱼的小官。陶念及母亲一生辛劳,派人送去一罐腌鱼.以表孝心。不料其母坚决拒收,并去信责备儿子:“你当了这么个小官,就把公家的东西拿来送我,这不但没有好处,反而会增加我的忧虑啊!”一封信,让陶渊明羞愧难当。母亲的高尚品德深染其心.成为他一生受之不尽的精神财富。 铭教:宋代文学家苏轼的儿子苏迈赴任县太尉时,苏轼送他个砚台,上面有苏轼亲手刻的砚铭:“以此进道常若渴,以此求进常若惊,以此治财常思予,以此书狱常思生。”苏迈表示一定不负父训.立志做一个为民办事的好官。 训教:唐朝宰相房玄龄世代居官,据《隋书》记载,房玄龄的父亲房彦谦:“所得俸禄.皆以周恤亲友,家无余财,车服器用,务存素俭。”他还对房玄龄说:“人人皆因禄富,我独以官贫。所遗子孙,在于清白耳。”后来,房玄龄素俭清白,清正廉明,政绩卓著,深得当朝皇帝李世民信任,任宰相达15年之久.其女为王妃,子为驸马。房玄龄虽位高权重.但为官谨慎,治家有方,他经常告诫子女,切不可骄傲奢侈,更不能以本家的威望权势欺凌百姓。为此,他专门搜集古今名人家训,逐条书写在屏风上,让子女们各取一套,时刻用这些家训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碑教:宋代包拯堪称古代清官典范。包拯对清廉极为重视,对人、对己、对家庭都要求极严.认为这是做人为官的根本。他曾写了一则《家训》,刻在石碑上,立在庐州老家的堂屋东墙壁前面。全文如下: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