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节,让我们倾听他们的故事_金羊网新闻

2023-04-24 17:11:56
汽车还在向前行驶。风景这边独好。

劳动托起中国梦!可爱的劳动者们爱岗敬业、勤奋工作,锐意进取、勇于创造,不断谱写着新时代的劳动者之歌。“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党建》杂志、党建网记者兵分十路,走近基层一线的普通劳动者、共产党员。今天推出《劳动节,让我们倾听他们的故事》,介绍3位劳动者的事迹,向他们以及广大劳动者致敬!

李莺燕:给盲童世界一片光明

《党建》杂志、党建网记者 郭慧

  北京市盲人学校老师 李莺燕

四月的北京,春暖花开。4月18日早上7:30,记者在北京市盲人学校见到了李莺燕。李莺燕是小学二年级的班主任,也是一名语文老师。无论第一节有没有课,她一般都会早早地到教室去看看。从1995年毕业至今,李莺燕在这里工作了22年。这22年里,她和孩子们一起成长,慢慢地爱上这个职业。李莺燕说,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只要你撒下关爱,足够耐心,一定会听到花开的声音。

对于盲童来说,每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都会经历一次艰难的适应。孩子们刚入学时,不敢说话也不敢迈脚。李莺燕拉着孩子们的手,一遍又一遍带他们触摸,给他们讲解,从教室到厕所,从操场到饭堂,帮他们熟悉环境。一天下来,她的嗓子常常肿痛得说不出话来。慢慢地,孩子们开始放下内心的小心翼翼和戒备不安,融入了校园生活。

9:40上完两节课,到了课间做操时间。孩子们熟练地找到自己的柜子,拿出跳绳装在口袋里,排好队。班里一共10名学生,其中6名全盲,4名是低视力,视力在0.04以下。下楼时,孩子们靠右摸着扶手,一个拉一个往前走。“小心台阶”、“绳子掉出来了”,从教室到操场,这一段并不长的路程,走在最后的李莺燕时不时提醒着。来到操场,李莺燕让同学们练习跳绳,这是这个学期刚刚学的项目。记者看到,有的孩子能连续跳一二十个,而有的孩子一个也跳不过去。李莺燕站在一旁讲解着要领,并温和地鼓励他们:“没关系,慢慢来。”

由于身体的缺陷,这些孩子比一般孩子要敏感、自卑和孤独。高子航是一名低视力的孩子,刚入学时不爱说话,经常哭鼻子。李莺燕交给他任务,让他去帮助全盲的孩子。子航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渐渐变得开朗起来。今天跳完绳,子航主动把大家的跳绳一条一条缠好收起。

班主任的工作繁多,责任重大,李莺燕一干就是22年。她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对待学生耐心细致,树立起良好的师风师德。2008年获得北京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奖,2016年被评为北京市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

春天,她带着孩子们抚摸嫩芽;夏天,她带孩子们去颐和园远足;秋天,和孩子们赤手挖白薯、捡树叶;冬天,和孩子们堆雪人。李莺燕如同一缕光,照亮了孩子们的心灵,为他们打开了感知世界的大门。美国作家海伦·凯勒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说:“世界上最美丽的东西,看不见也摸不着,要靠心灵去感受。”一粒种子,落在泥土,用爱守护,静听花开。

阮卫方:穿行地下三十载

《党建》杂志、党建网记者 陈蓉

  北京地铁1号线司机 阮卫方

2017年4月16日凌晨3点40分,记者如约来到北京地铁1号线古城车辆段的员工宿舍。不一会儿,地铁司机阮卫方精神抖擞地走出宿舍。昏黄的路灯下,阮师傅领着记者一行前往车场。这样的早班,无论节假日,每隔3天就有一次。54岁的阮师傅笑着说:“早班当然得起得早,没什么大不了的。”

车场如一幢巨大的仓库,里面并排停放着四十多辆列车。灯光亮起,早班车的工作人员准备发车。出车前最重要的一项准备工作就是对列车进行安全检查,记者跟随手提电筒的阮卫方,从车头绕到车尾,他不时弯下身子,仔细查看着列车外部的各种设施。查看完毕进入驾驶室,阮卫方依次检查司机台、电台等是否启动正常。每扇门的开闭他至少要尝试3次,才算安全过关。

地铁1号线从苹果园到四惠东共23站全程31.3公里,日客流量都在120万人次左右,高峰时段发车间隔仅为2分钟。阮师傅说,跑完一个单程需要56分钟,一天下来一个司机至少要跑上5趟。这个过程中,司机的精神必须高度集中,不能有丝毫松懈。为了保证列车的正常发出,司机们吃饭、上厕所不仅要错开,时间上也有严格的控制。当被问及工作的辛苦,阮卫方提的最多的是“责任”二字。“既然选择了,就要有担当。”阮卫方这句简简单单的回应,代表了许许多多地铁人的心声,正是他们的默默付出换来了每天上百万乘客的安全出行和一个城市的正常运转。

如今,北京地铁大部分列车都已实现自动化操作,但这更要求地铁司机随时关注列车状态、时刻警惕轨道异常。每到一站,阮卫方都会跨出驾驶室,做一套“手指眼看嘴呼唤”的规定动作,确认车门关闭情况。在行驶过程中,如前方是绿灯,他就会拿起对讲机报出“绿灯”口令,然后伸出手进行指认。阮卫方说:“其实对讲机那边并没有人。我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提醒自己随时保持清醒、警觉、确认的状态,不误判信号,不发生错误操作。”一趟下来,这套动作要做上百次。

从学徒到老司机,阮卫方与地铁结缘已有34个春秋,他驾驶过的列车涵盖了北京地铁至今使用过的全部车型。北京地铁也从1987年的两条线,发展到今天拥有19条运营线路,总长574公里,日均客流量达1000多万人次的轨道交通系统。作为这个交通动脉上的“掌舵者”,许许多多像阮卫方一样的地铁司机,用他们坚忍的意志、精湛的技能、高度的责任,守护着这个繁华都市最繁忙的交通系统。

王雷:为了新能源客车的新梦想

《党建》杂志、党建网记者 翁淮南

  北京汽车集团福田欧辉公司技术研究院副院长 王雷

4月20日上午,我们来到北京市昌平区北京汽车集团福田欧辉公司感受新能源客车。

公司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王雷带我们参观了他们参与设计的6米、8米、12米、18米等多个型号新能源大客车。

他指着一辆6米客车说,“充满电时间一般在10—15分钟左右,可满足公交一天的续驶里程”。

随后,我们走进一辆18米双源无轨客车。车内设计较人性化,可以装载200人。

开门。启动。大客车平稳向前行驶,静静的没有噪音,也没有汽油的味道。

王雷感慨,小时候要走很远的路去宜昌三峡边的学校读书。累了,就幻想能坐上带汽油味的汽车。他没有想到,自己2008年12月清华大学博士毕业后进入福田公司研发新能源客车。

“看前面的汽油车,排出的尾气是污染物。但我们氢能源汽车,燃烧后滴出的是水,这些水是可以喝的。”王雷对此很自豪。

曾经,福田欧辉开发三辆氢燃料电池汽车首次进入北京奥运会,但随后的几年发展遇到困境。“我们一直没有放弃,努力提升它的技术水平。2016年4月,我们签了一个100辆的订单,这也是全球首个燃料电池的批量订单。”

“为缩短与西方的技术差距,王雷带领团队一直在冲刺、在担当!”王雷的同事说。

攻关,攻关!在客车的电机、电控和电池等系统攻关最难的关头,王雷坐在电脑桌前,不停地扯头发,梳理突破核心技术的思路。为了调试,他在贵阳高温天气中连续采集三四十个小时的客车运行数据。

精致,精致!他像绣花一样精心设计。他们把车上多个零部件合成,叫“三合一”,之后又发展到了“五合一”、“六合一”。当年推出“三合一”的时候,一年可节约2000万元成本。

汽车进入转弯路段。“弯道超车,让我们实现一次次突破。”王雷说。当他在西班牙的车流中远远看见“高大上”的福田欧辉客车时,那一刻,他感到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从2012年开始,他们的混合动力车在同行中率先进入了西班牙、埃及、巴西、印度等国家和台湾地区。下一步,他们还将开发智能驾驶汽车。目前,第一辆无人驾驶的客车样车已完成。

“中国新能源车就市场容量来说,处于全球第一,中国的技术水平将来也会达到全球第一,我们对此充满了信心!”

汽车还在向前行驶。风景这边独好。

“下一站,地点叫‘中国梦’!”王雷一句话,把大家逗笑了。

(据2017年第5期《党建》杂志)

 

编辑:邬嘉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