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岗位上一天,就要做好这份工作”是刘来仙一直以来对自己的要求。(张斌 摄)
“那个女所长啊?认识她六七年了,经常看到她在路边干活,干得满头大汗,像个‘农民头’一样。”清远英德市浛洸镇五星村村支书卢元安连比带划地告诉记者。
一身蓝色工装不分寒暑,一头短发几十年不变,出外干活时安全帽往上一扣,从远处一看,完全模糊了性别。这个在当地老百姓心目中像“农民头”的女所长,就是清远英德供电局浛洸供电所所长刘来仙,人称“铁娘子”。
精·诚——“你跟群众贴了心,群众就跟你贴心”
位于粤北山区的英德,是广东省面积最大的县级行政区。全镇2万多客户,就分散在240平方公里的丘陵地带。只有30多人的浛洸供电所,经常处于紧张状态:设备线路出故障了,得修;有人搭线偷电,得查。这些活都干完了,还要巡线检查。巡多长?刘来仙头也不抬地回答:“380.14公里。”
2011年除夕,晚上6时30分,正是家家围坐吃团年饭的时候,刘来仙突然接到报障电话,马上冒着寒风细雨,开了十几公里的摩托车赶到现场。村里的泥路又窄又滑,1吨多重的变压器没法用车运进去,刘来仙就带领大家,用冻僵的双手,硬生生将笨重、光滑的变压器抬进去,安装完毕已是深夜12点多。通电后,数十位村民不约而同地出现在村口,目送他们离开。
“要得到客户的理解,需要付出很多努力。你跟群众贴了心,群众就跟你贴心。”这是刘来仙的“独门秘籍”,风风火火的外表之下,她总是尽最大的努力解决客户每个用电问题。
工作现场,除了亲力亲为,刘来仙工作认真也是“出了名”的。(张李芳 摄)
去年国庆期间,10月3日凌晨2时58分,熟睡中的刘来仙被电话惊醒:一条10千伏线路停电,影响客户数达七八千户。当时正值蔬菜收购高峰期,浛洸很多个体户种植的果蔬直接销往港澳,刘来仙很清楚停电意味着什么。她急忙起床赶到110千伏浛洸变电站,冒雨排查了十几台变压器,才最终确认了故障点。
“刘所,来电啦、来电啦!”5时30分,刘来仙的手机又响了起来,是一家果蔬合作社的负责人,这次快速复电为他们避免了近50万元的经济损失。
沾着泥巴的工作作风,将心比心的工作热情,细致到位的服务态度,当地百姓看在眼里,服在心里,从不吝啬对她的称赞。
“她从不推托,总是想办法,能解决就马上解决。”浛洸镇用电大客户、徐其修凉茶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星祥认为,企业赶进度,停电了难免破口大骂,但客户再烦躁,刘来仙从不发脾气,“这点我做不到,她是我们的偶像。”群众心里也有杆秤。“刘来仙”3个字,慢慢成为供电服务的金字招牌。
精·干——“是她让我重新认识了供电企业”
“天气不好的时候,每天都能看到她带着一帮男同事出来干活,经常扛着梯子走在前面,浑身湿透。”清远英德市英红镇红光居委会支部书记陈拔贵说,“真没见过这样的所长。”
采访中,记者跟随外出干活的供电员工来到浛洸镇鱼嘴村。“好多年前,我还半夜骑摩托车带刘所去抢修过。”大家说起与她有关的记忆和农网改造后的新生活。
干户外工作的供电人都知道,由于经常浑身湿透,久了就会形成汗斑。“刘所长期在现场干活的,后脖上跟男同事一样有很多汗斑。”跟刘来仙搭档多年的运维班班长张帮照告诉记者,“她腿上、胳膊上也满是伤痕。”
“我第一次跟着刘所出去,本想好好表现一下,主动提起油锯,没想到提不起来。”刚到浛洸供电所不久的赖智聪有些腼腆,他无法想象这个50岁的女所长是怎样轻松自如挥舞油锯的。
龙烨在浛洸供电所做过半年的副所长,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去年6月的一天下午,10千伏三江线跳闸,刘来仙带着员工从傍晚开始查找故障,直到凌晨还没找到故障点。“为了安全,刘所让大家先回去休息。第二天6点不到,她带着一班人又去查故障了。”
上午10点,完成故障抢修的刘来仙满脸通红、大汗淋漓地回到供电所,买了一大盘面条开始吃早餐。“她有低血糖,吃早餐时双手还在发抖”,那个画面对龙烨触动特别大,“很难用语言来描述。”
因为常在现场工作,刘来仙身上有许多这样的疤痕。(张李芳 摄)
一边是铁肩责任,一边是万家灯火。刘来仙就是这样,用身先士卒的果敢,为光明开路。
时任浛洸镇副镇长的邓积仰清楚地记得他第一次见到刘来仙的画面:烈日下,她正挥着工具,浑身湿透,一身臭汗,“也是她让我重新认识了供电企业,这是个没有时间边界的工作。”
话很轻,只有放在10年的时间维度里,才让人掂量出这句话的真正分量。这是刘来仙的信念,也是她十年如一日身体力行的力量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