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新闻策划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级各类媒体的编前会讨论中,一方面是标题式“速食”新闻越来越多,一方面是受众对新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让党报赢得更多的市场,《延安日报》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
各类重大会议报道是党报每年必须投入重要人力完成的主要任务,是新闻报道的骨架,也是党报最具影响力的部分。每年召开的市两会,5年一次的党代会,。重大会议报道一般属于动态消息,似乎很程式化,但是,如何在程式之上,将新闻的重要性、可读性传递出来,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近几年,《延安日报》在每年的市两会前,都会投入精兵强将,提前策划、主动出击,事实证明,,社会反响较好。
调配时政新闻、社会新闻、专题新闻等不同部门记者,针对《代表访谈》《寄语两会》《报告解读》《记者看两会》等专栏提前拿出具体策划方案。在市两会前,搜寻热门话题,定人定责,在代表委员入驻的第一时间,确定采访对象、采访重点,在较短时间拿出最新鲜的新闻,通过“延安日报”公众号、延安新闻网等平台进行刊发,早报纸一步,将受众关心的话题呈现出来,因为有策划,才会有效率,才能抢占新闻的先机。
另外,重要会议前,根据全市整体发展规划,就重点项目、重点领域准备专题报道。在拿到重要会议文件后第一时间组织采访代表、委员、专家进行深度解读,通过分解细化,保证读者通过解读,能够对市委、市政府的决策清楚明白。
党报党媒相对于网络媒体以及各类自媒体,因为其严谨性,在突发事件的报道时间上,缺乏竞争优势,但是面临重大事件时,如何发挥作用,就需要有新闻策划的介入。一些突发事件虽然是突然发生的,但并不都是马上就结束的。有的虽然很快结束了,但是从事件的发生到见报还是有一段时间的。有的虽然发生得很突然,但其发展和结束还有一个缓慢的过程。这时候,就需要通过策划,在对事件的深度性、完整性、真实性等方面深入挖掘,使关注事件的群众可以获取权威、完整的信息。
2016年10月,《延安日报》参与了两次全国性的大型活动。一个是全国首届苹果节在延安举办,因为事先得知会有众多国内外苹果种植方面的顶级专家组团参会,除了会务安排的新闻报道外,《延安日报》的时政新闻部还抽选了英语基础较好的几名记者,分国内、国外两组,提前策划采访内容、采访时间。编辑部也提前按照策划,准备了多个版面设计方案。在专家们参观考察延安苹果种植情况的途中,两组记者分头开展采访,迅速成稿,连续两天,整版推出访谈,专家对延安苹果提出了众多新的观点建议,引发了群众的热议,社会反响强烈。
另一个大型活动是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开幕式在延安举办,各省领导、各路文艺界的大师汇聚延安,这些难得一见的名人无疑是非常难得的新闻点。为此,在活动之前,《延安日报》就提前策划,寻找话题,针对可能到场的艺术大师安排专人采访,制定采访提纲,安排采访渠道。最终,利用开幕式前后短短两三个小时的时间,完成了许多重要采访。次日一经刊发,“延安日报”公众号点击率便创历史新高。
精准扶贫工作是延安市委、市政府近两年来的重点工作,通过新闻宣传,让扶贫政策家喻户晓,让扶贫进展人人清楚,也是《延安日报》近几年的重要工作。一方面,《延安日报》开辟了专门的版面刊登扶贫稿件;另一方面,策划组织了两次大型系列采访——“白于山区行”“精准扶贫到我家”,分别就南六县、北六县不同的扶贫工作进行报道。因为策划细致,人员配备充足,在几个月的时间内,报纸的重要位置连续刊发了精准扶贫的相关成绩与问题,从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到基层党员群众,都对报道十分关注,赢得了市委、市政府的肯定,也有力地促进了扶贫工作的深入。
在社会新闻报道中,有些媒体抢一时之先,吐一时之快,无暇分析新闻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甚至不对事件的真实性进行考证,只在事件的表象上做文章。但实际上,随着国民素质的不断提升,受众对新闻报道关注的层面和对报道深度的要求跟以往有所不同。他们不仅要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而且关心事情进展的详细过程以及新闻背后的新闻、媒体的相关评论等,并以此作为自己的判断依据。这就要求媒体不应该简单地停留在快速反映民情,引起受众阅读兴趣的层面上,而应该策划向纵深拓展,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将百姓关心的报道层层做深,引导观众理性思考。
前段时间,延安发生一起车祸,因为手机微信、微博等平台的快捷性,很快整个事件在网络上传播开来,很多媒体也都进行了采访报道。《延安日报》社会新闻部,没有盲目跟风,而是在对交警队、事故双方、医院进行了初步摸底调查,进行策划分工,就如何引导读者理性看待事故,如何挖掘事件背后的问题进行详细分解。很快,《延安日报》记者查访到了当时第一时间救治安抚受伤者的人物。随着《延安日报》记者的深入采访调查,一个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陌生妈妈”形象展示在广大读者面前。“陌生妈妈”对陌生孩子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救护,感动了所有人,为社会重新树立了对榜样的认识。短短两天时间,《延安日报》的报道被各级媒体纷纷转发,引起热议,由此也看到了策划的力量。(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