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下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正式闭幕。经过几天紧张忙碌的采访报道,各国媒体人也迎来了收尾工作。中国的开放与包容,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惠与共享……是他们对“一带一路”印象深刻的地方。煮酒话媒工作室在新闻中心现场采访了其中一些外国媒体人,与大家一起看看他们眼中的“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建设是国际社会合作发展的一个大平台,这次的高峰论坛更是加深、促进了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交流与了解。日本朝日电视台的记者长谷川悠目前在莫斯科驻站,他对总统来华参与此次论坛非常关注。论坛开幕式上,总统发表了致辞,并称“提供了榜样的力量”。中俄领导人的友情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中俄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中俄之间的友谊令人羡慕,中俄的合作将会为‘一带一路’建设带来更多惊喜。”长谷川悠说。 要说尼日利亚人民与中国人民的友谊,那就不得不提到参与这次论坛报道的尼日利亚记者艾莫乌了。在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尼友谊的缩影。就在去年,艾莫乌第一次来到中国,参加了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组织的“中非新闻交流中心”项目,并在人民网做实记者。在中国的这段时间里,他参观了多家中国企业,并参与了“两会”、G20峰会等多次重大活动的新闻报道。所有这些,让他对中非友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另外,艾莫乌还告诉记者,在尼日利亚,提到中国企业,很多人都会竖起大拇指,一些中国工程师还和当地人成为了好朋友。 14日的论坛开幕式上,国家平在题为《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旨演讲中提到,古丝绸之路打开了各国友好交往的新窗口,书写了人类发展进步的新篇章,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 讲话中多次强调开放包容的重要意义。这次对外国媒体人的采访,听到最多的词也是“开放包容”——“‘一带一路’是一个开放的倡议”“中国是一个越来越开放包容的国家”“只有开放,才能给更多国家,给世界带来更大的帮助”。美国记者卡拉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为全球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中国资源丰富、地位重要,只有开放、包容的心态,才能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救助贫困人口、改善落后医疗环境、提高基础建设等方面起到更大的作用。西班牙埃菲社记者拉斐尔则期望更多外国企业也可以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来。 “一带一路”建设为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实惠。成果的共享让当地人切身感受到了“一带一路”的优越性。除战略对接、项目合作、产业投资、金融合作外,、,,增强了对世界民生的投入,确保“一带一路”红利有助于改善世界弱势贫困人口的生活条件。记者丹尼斯更是将“一带一路”形容成人人有份的“彩票”。他说,“一带一路”建设把大家聚拢到了一起,大家可以一起解决问题,带来成效,最后共同获益。 艾莫乌认为,“一带一路”建设激发了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对技术工人的培训。他反问,我从婴儿的无知开始,为什么到现在能当记者呢?就是因为不断的采访与锻炼。我们的工人也是这样。他们需要这样的机会。中国在当地的投资建设,为尼日利亚人带来了更多的工作机会,让他们的技能在工作中逐渐成熟起来,慢慢地成为各自领域的行家里手。所以说,“一带一路”建设除了一些显性成效外,还有很多容易让人忽略的好处。 中国的丝绸、陶瓷、美食……很难不让外国朋友痴迷。这是丹尼斯第一次来中国。他对北京一直很向往。报道完高峰论坛后,他希望去一趟秀水街,为观众展示一下中国精美的旗袍艺术,报道中国的丝绸文化。“中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历史文化的大国,在文化上和我们有很大的不同。我们希望给本国人民多展示一下异国风情,介绍一下中国的丝绸和美食文化。” 卡拉之前来过中国,参加过G20峰会的报道工作,对中国的情况也有一些了解。回国之后,她发现,虽然中国文化如此迷人,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但其实很多美国人对中国并不了解。美籍记者艾瑞克也认为,中美之间的文化差异给两国人民的交流、交往带来了不必要的障碍。他希望通过这次对“一带一路”的报道,可以消除美国人对中国以及中国文化的认识误差。艾瑞克正在做几档介绍中国文化的视频,他努力用美国观众熟悉的报道方式、场景模式去解释一些中国的特殊国情和特殊概念,借此融通两国的丰富文化。可以说,“一带一路”倡议为促进国与国之间的文化融通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会。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已经落下帷幕,但“一带一路”建设将会一直在路上,外国媒体人对中国的报道也会继续。希望“友谊之花”“开放包容”“实惠共享”“文化融通”等“一带一路”关键词,可以成为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话语符号。(张天培) |
四个关键词,串起外国媒体人的一带一路
2023-04-24 17:11:5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