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2016中国海外人才交流大会暨第18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以下简称2016海交会)于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开幕。今年大会主题为“聚英才,圆梦想,创未来”,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近3000名海外人员报名,包括世界500强企业等322家实力企业通过海交会招聘会网络平台向全球的中国留学人员、国内的高层次人才提供约17000个高层次工作机会,其中,有150多家企业亲临海交会现场招聘,与高层次人才进行直接交流。(12月22日央广网)
“海交会”的前身是“留交会”,始创于1998年,,国家教育部、科技部、、广州市人民政府等单位共同主办,北京、天津、上海、重庆、长春等83个城市(机构)协办,在“大众创业、大众创新”的新常态下,每年12月,在广州举行,是中国规模最大、层次最高、最具影响力的海外人才项目交流平台,被誉为“中国海外留学人员交流第一品牌”。
人才已成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此次,走过19个年头的“留交会”,正式创新升级为“海交会,并且恢复了每年12月中下旬举办一次的办会频率。升级后的“海交会”作为当前中国规模最大、层次最高、影响力最广泛的海外人才交流平台,聚焦国家战略,面向全球广揽人才;聚焦创新创业,搭建“双创”成果转化对接平台;聚焦当前热点,打造海内外精英峰会论坛;聚焦共享共赢,全力保障兄弟省市参会参展;聚焦南粤发展,展示广州改革发展的最新成果。
用新的战略目标引才。新的目标定位呼唤人才策略要有大作为。本次大会实现了“四个首次”:首次打破地域限制,是面向全球举办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海外人才交流大会;首次将参会人才由以海外留学人员为主,扩大到包括外籍高层次人才、港澳台人才、杰出华人华侨代表在内的全口径海外人才;首次在海外设立分会场,实现多地互联;首次采用“互联网+海交会”模式,打造订制化分类对接平台。由此可见,“不拒众流,方为江海。”扫除一切阻碍人才发展的“绊脚石”,首先要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包容的胸怀来广泛吸纳人才。
用构筑一流平台聚才。37年来改革开放先行地的特殊政策和磁场吸力,产生巨大的洼地效应,使广东成为富有魅力的人才荟萃地。据不完全统计,历届“留交会”共吸引近4万名海外人才参加、约16500个项目参会,大批留学人员顺利走上回国创业的道路;在“留交会”的影响和带动下,全国的留学回国人员从1998年的不足4万人,上升到2015年底的221.86万人;广州市10年来留学人员从不到2000人到目前超过6万人,留学人员企业达2500多家。实在地说,善于凝聚人才是一种本事。发现了人才,还要善于把他们团结起来、聚集起来,向着共同的目标迈进。因此,要遵循人才流动规律,更好发挥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用人单位的主体作用,使人才的专长和自身的需要紧密契合,这样才能为人才施展才能、实现事业梦想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
用制度保障留住人才。给了待遇,给了事业,并不是留住人才的终极目标。要想真正长久地吸引住人才,最终还得靠尊重。这种尊重,不是一时一地的,也不是靠某位领导某届政府的青睐,它必须是有制度保证的。基于此,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广东省出台了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广州组织实施“百人计划”、“菁英计划”留学项目、博士后培养项目、“121”人才梯队工程等人才项目,为广州科学发展培养引进支持了一批高端人才;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引进工作,出台《关于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呈爆发式增长......可见,引来才、留住心,靠的是有感情的服务、稳定的制度支持,这样才能实现身心同留,才能进一步激发高端人才回国创新创业的热情。
“治国经邦,人才为急。”海外人才广州“赶集”是我国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缩影。用好现有人才,引进急需人才,稳定关键人才,培养未来人才,不仅让南粤大地形成浩浩荡荡的人才大军,而且也吹响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的人才“集结号”。(金羊网文/安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