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被告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予定罪处罚;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其中关于醉驾量刑的新规,意味着“醉驾一律入刑”将出现松动。
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新增危险驾驶罪,将醉酒驾驶机动车入罪、入刑。正因如此,这些年来,“醉驾一律入刑”的认知已深入人心,成为妇孺皆知的一个法律常识,司机们普遍养成了“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的习惯,醉驾案件呈不断下降趋势。在此情况下,最高法出台新规,明确醉驾不再一律判刑,尽管只是试点、试行,但仍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理性而言,新规于法有据,准确地说,只是对现行法律规定的强调和重申。我国刑法总则第13条对什么是犯罪进行了概括性界定,同时明确“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总则第37条则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从法理上讲,刑法总则的规定适用于分则中的各个罪名,危险驾驶罪自然也不例外。也就是说,任何“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行为都不构成犯罪,其中自然包括情节显著轻微的醉驾行为。按此规定,醉驾本不该有“一律入刑”之说,最高法的要求既是对法律规定的重申,也可视为对“醉驾一律入刑”的认知和做法予以纠偏。
从现实的角度看,确实存在各种各样的醉驾行为,其危害程度和恶性程度相差很大。譬如有人为了紧急救人不得已醉驾,有人在小区道路上醉驾,有人甚至只是喝酒后在停车场挪一下车,将这些醉驾与一般的醉驾同罪而论、一律判刑,恐怕难言公正,也有违刑罚“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实际上,在一些地方的司法实践中,已有对情节显著轻微醉驾免予刑事处罚的案例。
最高法关于醉驾量刑的新规,于法有据且具有现实针对性,但让人心存疑虑的是,何为“情节显著轻微”?何为“危害不大”以及什么情况下“不需要判处刑罚”?个中标准、尺度、界限不好把握,往往需要法官自由裁量。如此一来,会不会让有些情节并不轻微的醉驾逃过刑罚,有些情节确实轻微的醉驾反倒被判刑?这是最让人担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