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谢伟,南京晓庄学院环境科学学院2016届毕业生,当年参加了苏北计划,目前服务于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张圩乡政府。在为期一年的志愿服务工作即将结束之时,谢伟结合自己的志愿服务工作实践,表达了他对志愿服务工作的看法和感悟。
因为一直有做志愿者的梦想,在祖国对青年人“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号召下,2016年7月我成为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苏北计划一名志愿者。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我参加苏北计划志愿服务即将期满。在过去一年里,困难与任务并肩、收获与喜悦并存,让我受益匪浅。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校园内,普通话是无可争议的通用语言,但一旦到地方,尤其是到县乡一级的地方,方言才是王道。我是扬州人,到宿迁市沭阳县志愿服务第一天就被当地方言惊到了,听起来就像是另一种语言。2个小时的工作协调会,我只听得懂了我的名字。当时我就想:“这样下去不行,交流都困难,想开展工作根本不可能。我必须要学会沭阳方言,至少能听懂”。庆幸的是,单位里当地年轻人也多;我就和他们经常在一起,打球、读书、参加联谊等。半个月过去了,沭阳话就能听懂十之八九了。
到了工作岗位上,要做到两个“勤”,一个是嘴“勤”、一个是手“勤”。初到张圩,对政府机关的环境也陌生,我该怎样融入大集体呢?只有通过嘴“勤”,和大家熟悉起来。我给自己定下任务,每天至少认识5名同事。利用早会点名、集体午餐等集体活动,很快认识了同事们,彼此照面也不陌生了,工作也顺手了。其次就是手“勤”,工作中,积极主动做事,把每件事尽力做到极致。早上提前10分钟到办公室,把卫生打扫干净;下班后,晚一点离开,把门窗锁好等。这些都能会给人留个好印象,打好群众基础,让工作顺利开展。
去年10月份,全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第三次农业普查工作。乡镇工作人员全部要入户普查农户信息,我分到了一个拥有2000多户的行政大村。刚工作三个月,对当地情况刚刚了解,一下子来了这么个大任务,可想我当时的压力。面对2000多户的行政大村,我和乡里几个年轻人一块讨论,能不能组织村部召开村支部大会,将2000多户的普查重任细化到每个自然村。提议得到乡党委批准,工作一下子就迅速开展起来了。我和乡里的几个青年人和熟悉民情的村干部,根据自然村实际把任务细化成几个组,一起普查,半个月工作就提前完成了。
在农户普查中,我也看到一些农户生活的不容易,对中国国情进一步了解。普查的期间非常辛苦,但是想到普查信息将作为国家脱贫攻坚的数据,成为国家制定农村大政方针的重要依据时,内心还是浮起一点自豪感。
在工作中,最有成就感的要数外宣工作了。一年里有100余篇新闻被省、市、县级媒体报道。一开始我连县级媒体网站都上不了,于是我多向同事请教。在与党委书记汇报思想工作时,我表达了这个困惑。书记给我分享了很多实战技巧,如新闻标题拟定、报道角度选择、论述高度拟定、图片选择等经验。鼓励我多学习新闻宣传理论、多看权威媒体报道等,平时注意积累、多关注乡镇日常开展的工作,注意新闻点的挖掘等。经过一番努力,2016年底,我获得了单位宣传先进个人的称号。
志愿服务期间中,:“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处于人生事业的起跑线上青年,只要坚持志愿梦想,定能走出别样的人生。(崔伟 陈自来 供稿)